著重於「應用」而非「研發」
台灣的AI發展策略應著重於「應用」而非「研發」,並以解決永續發展問題為核心。由於台灣在硬體製造方面擁有優勢,尤其在半導體產業。應運用這個優勢,鼓勵各行各業應用AI,並思考如何將AI融入各個領域,以提升生產力,解決少子化、高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 政治文化方面: 政府應積極投入繁體中文的AI發展,避免繁體中文在AI時代式微。
- 經濟方面: 鼓勵民間企業,如台積電、聯發科,持續與AI合作,並引導他們應用AI,提升產業競爭力。
- 永續發展方面: AI可以協助解決台灣面臨的永續發展問題,例如少子化、高齡化造成的勞動力短缺,以及防災救災等議題。
- 各部會應制定AI應變及發展計畫,將AI融入各項政策和措施中。
- 數位發展部應扮演跨部會協調角色,協助各部會推動AI應用,而非單獨發展AI技術。
台灣在AI應用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雖然台灣是全球最大的GPU生產地,但相較於其GDP排名,台灣在AI的應用方面卻相對落後。未來政府應積極鼓勵各界應用AI,並思考如何利用AI解決台灣面臨的各種挑戰。
台積電在全球AI產業的角色
台積電在全球AI產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是全球最大的GPU生產者,為AI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硬體基礎。台積電的成功也讓台灣在全球AI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新G7(七家市值總和相當於中國GDP的企業)中的一員。
然而,台灣的國力高度集中在半導體產業,這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一旦台積電像三星、Nokia等企業一樣面臨產業週期下滑,台灣的經濟將受到重大衝擊。
以下幾點說明台積電在AI產業中的角色以及台灣面臨的挑戰:
- 硬體基石: 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如3奈米、5奈米,為AI發展提供了必要的運算能力。 AI模型訓練需要大量的算力,而台積電生產的GPU正是滿足這一需求的關鍵。
- 產業集中: 台灣過度依賴半導體產業,特別是台積電, 雖然目前台積電預計在2030年前仍會高速發展,但長期而言,台灣需要發展更多元化的產業,避免單一產業風險。
- 人才排擠: 台積電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可能會排擠其他產業的人才發展。 雖然台積電積極走向國際化,吸納全球人才,但台灣仍需思考如何培養更多元的人才,支持其他產業的發展。
台灣在全球AI產業面臨的挑戰
1. 繁體中文資源的缺乏: 簡立峰指出,如果政府不積極投入繁體中文AI的發展,繁體中文將在AI時代面臨式微的危機。 他強調語言和文化是國家重要的資產,若缺乏相關資源,將會影響台灣在AI時代的競爭力。
2. 過度依赖硬體產業: 簡立峰提醒台灣過度依賴硬體產業,特別是半導體產業,會導致產業發展失衡。他以台積電為例,說明雖然台積電在全球AI產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其市值已等同於台灣的GDP,顯示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的風險。他建議台灣應發展更多元化的產業,並積極投入AI應用,才能在AI時代保持競爭優勢。
3. 人口結構的限制: 簡立峰認為少子化是台灣發展AI的一大挑戰。台灣在2016年時沒有任何AI獨角獸企業,而當時亞洲其他國家幾乎都有。他分析這是因為台灣在過去20年來,新創領域發展一直相對弱勢,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導致台灣缺乏足夠的AI人才投入新創和創新。
4. AI 應用的不足: 簡立峰指出,台灣雖然是全球最大的GPU生產地,但在AI應用方面卻相對落後。他認為台灣應該更積極地將AI應用到各個領域,包括政府部門、企業以及民間社會,才能真正發揮AI的效益。他建議政府應該扮演引導和鼓勵的角色,協助各界導入AI應用,並以解決台灣面臨的永續發展問題為目標,例如防災救災、高齡化社會的照護等議題。
5. 數位發展部角色定位不清: 簡立峰認為數位發展部在推動AI的過程中面臨角色定位不清的問題。他建議數位發展部應該扮演跨部會協調的角色,協助各部會推動AI應用,而不是單獨發展AI技術。他也建議數位發展部可以參考國發會的模式,以委員會的形式運作,統籌各部會的意見,並負責資源的分配。
不應過度集中於研發本身
簡立峰認為台灣的AI發展策略不應過度集中在發展AI本身,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 台灣的優勢在於硬體製造,尤其在半導體產業。 台灣擁有全球最大的GPU生產者台積電,為AI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硬體基礎。 因此,台灣應善用此優勢,將重點放在AI的應用上,而非投入大量資源去研發AI模型或演算法。
- 過度投入AI研發會造成資源排擠效應。 AI模型的訓練需要龐大的數據和算力,成本極高。 台灣的資源有限,如果過度集中在AI研發上,可能會排擠其他產業的發展。
- 全球AI產業已由少數大型企業主導。 這些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數據和人才,在AI研發方面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台灣很難在AI研發領域與這些巨頭競爭,更務實的做法是將重點放在AI的應用上,利用現有的AI技術和工具,解决台灣自身面臨的挑戰。
- 台灣更迫切的需求是利用AI解決永續發展問題。 例如,台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以及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的威脅。 AI可以協助解決這些問題,例如透過自動化提高生產力、開發智慧防災系統等。
簡立峰強調「台灣要用AI,而不是發展AI」,他認為台灣應將AI視為一種工具,積極將其應用到各個領域,才能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並開創永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