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重大產品,看起來會像是玩具

關於互聯網經濟的一件驚人的事情是,今年十大互聯網產業的名單與十年前的名單不同。不像以前的頂級公司那樣自滿,大多數人收購和建造了瘋狂的產品,以避免流離失所。

原來大新事物潛在的原因在於,下一件大事情總是開始被視為「玩具」。這是克萊斯特森森「破壞性技術」理論的主要見解之一。這個理論從觀察到的觀點開始,技術趨於以比用戶需求增加更快的速度變得更好。從這個簡單的洞察力可以看出市場和產品如何隨時間而變化的各種有趣的結論。

破壞性技術被淘汰為玩具,因為當它們首次啟動時,它們會「衝擊」用戶需求。第一部電話只能傳出一兩英里的聲音。西聯匯款當時的主要電話公司,因為沒有看到對企業和鐵路 - 主要客戶可能會有用的東西,所以傳遞了電話。他們未能預期的是電話技術和基礎設施將如何改進(由於所謂的互補網絡效應,技術採用通常是非線性的)。大型機公司如何看待 PC(微機)以及現代電信公司如何看待 Skype 也是如此。(Christensen 在他的書中有更多的例子)。

這並不意味著每個看起來像玩具的產品都將成為下一件大事情。要區分破壞性玩具的玩具,只能保留玩具,您需要將產品視為流程。顯然,產品變得更好,因為設計師增加了功能,但這是一個相對較弱的力量。外部力量更強大:微芯片越來越便宜,帶寬變得無所不在,移動設備變得越來越聰明。對於一個產品來說,它是破壞性的,它需要被設計來將這些變化沿用於實用曲線。

社交軟件是一個有趣的特殊情況,其中最強力的改進是用戶的行為。正如 Clay Shirky 在他最新的一本書中所解釋的那樣,維基百科是一個過程 - 每天都被垃圾郵件發送者,破壞者,惡作劇等編輯,但是每個人都會以更快的速度使其更好。如果你已經回到 2001 年,並將維基百科分析為靜態產品,那麼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玩具。維基百科的作品如此輝煌的原因是微妙的設計功能,可以雕刻用戶編輯的洪流,使其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淨的改善。由於用戶對百科全書信息的需求保持相對穩定,只要維基百科穩步增長,最終將達到並超越用戶需求。

產品不一定要有破壞性,才能有價值。有很多產品從第一天起有用,並且長期持續使用。這就是克里斯坦森森所說的維持技術。當創業公司建立有用的維持技術時,他們經常很快被現任公司收購或複制。如果您的時間安排和執行正確,您可以在維持技術背後創造一個非常成功的業務。

但是具有持續技術的初創公司在 2020 年將不太可能成為我們在頂級名單上看到的新產品。那些將是破壞性的技術 - 由於人們將其視為玩具而被盜竊的技術。

閱讀原文